加入收藏 | English

陈米宋老师先进事迹简介

来源: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时间:2018-07-11   点击数:

3月9日,一百多位老师自发来到殡仪馆为他送行,现场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圈。清烟袅袅寄哀思,窗外阴雨绵绵,似乎也在诉说着大家的不舍和思念。“默默无闻不计名利,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是对他一生最好的写照。在办公室同事的眼里,他是工作狂,更是大家贴心的“老大哥”;在一线教师的眼里,他是百事通,更是一位耐心的好老师。他就是我校科学技术处陈米宋老师。然而这位人人称赞的优秀教师却在2017年3月7日因患重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55岁。

一、三十年如一日热爱他的工作岗位

陈米宋,1988年在我校(原江西冶金学院冶金系)毕业后,留校在科学技术处工作,从事科研管理岗位,而且一干就是近三十年。工作三十年来,陈老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陈老师都早早地出现在办公室,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项目管理,报送各种材料,各类平台的申报、论证、建设等管理,立项评审跟踪、立项项目过程管理与结题等,经常忙到中午十二点下班才发现连早饭都还没来得及吃。由于机关岗位工作量大,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对陈老师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同事催促陈老师早点回家的时候,他总说“还有一点点,还有一点点……”。每次晚上加班,陈老师都忙到保安来催他关灯锁门。同事们都用“废寝忘食”来形容陈老师的工作状态,这是因为陈老师离开了办公室,并不意味着工作就结束了,他还经常把工作带回家里做。同事们经常会在晚上十二点或者早上四五点收到陈老师的工作短信。甚至连出差陈老师都要带着电脑上火车,在路途中加班,分秒必争。尤其是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期间,很多老师为了避开高峰期,选择在凌晨一两点提交材料。一有老师提交成功,陈老师的手机就会收到提示信息。即使睡着了的陈老师听到短信也立马起床,打开电脑查看老师的填报资料,并给老师反馈。

5+2,“白加黑”的“连轴转”是陈老师工作的常态。这样忙碌的节奏一直持续到了他突发重病。2016年9月,陈老师感觉身体不适,经常觉得腰痛、背痛,同事都劝他早点去医院检查,但是陈老师仍放心不下手中的工作,迟迟不去检查。直到9月底,陈老师被疼痛折磨得无法忍受,才不得不去医院。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陈老师已是癌症晚期。当时正值学校申报国家基金项目期间,深受病痛折磨的陈老师依然牵挂着工作,耐心解答课题申报等各种问题,经常查询申报政策等信息发送给同事。当时还有很多老师对陈老师的病情不知情,仍然习惯性地打电话给陈老师咨询相关信息,但是陈老师从不找借口,还是像往常一样耐心地进行解答。大家都劝陈老师安心养病,不用操心工作,但陈老师仍是放心不下:“能做一点是一点”。

 二、“不要浪费每一位老师的心血”

一到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期间,是陈老师最繁忙的时候。因为除了手头上的工作,陈老师每天要接受上百位老师的咨询。有的问题一天要回答几十遍,有的老师可能反反复复好几次,但陈老师每次都是热情、耐心地进行解答。每天陈老师接电话接到耳朵疼,为了节约老师的时间,他连水都顾不上喝。老师交来的申报书,陈老师每一份都仔仔细细地从头看到尾,指出需要修改和改进的地方。因为申报书涉及很多格式问题,如果格式不对,老师的申报书连初次筛选都不能通过,所以陈老师对待申报书格外地认真,生怕会漏掉一个细节。在最后汇总申报资料的时候,由于报送程序很复杂,陈老师前前后后要核查七八遍。有的时候纸质版申报书和电子版申报书数量对不上,陈老师要花上很长的时间一份一份核对,但是从未听他抱怨过。他说得最多的反而是“不要浪费每一位老师的心血”。多次核查无误后,陈老师才放心地进行提交、报送。每次国家自然基金委公布形式审查结果,其他学校格式不合格的多达几十项,而我们学校格式不合格的比例则非常低,备受国家基金委的好评。

由于工作性质,陈老师经常需要出差,一个月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出差报送材料。有一次下午出差刚回到办公室,没过多久就接到上级部门的电话说第二天一早就要提交另一项材料,陈老师满口答应,立马收拾好资料,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奔往火车站。据办公室的同事介绍,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但是从未听到陈老师又半点埋怨,从没听他说过一声“累”、一声“苦”。在陈老师的眼里,老师们的申报材料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我们的老师辛辛苦苦写的,不要浪费了老师们的心血”。所以即使有个别项目只有一位老师提交了申报材料,陈老师也都积极地去报送,哪怕当时身在外地要特地坐火车回学校来取。遇到一些限额申报的科研项目,陈老师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积极跟上级部门沟通,为学校增加项目指标。陈老师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国家基金委、教育厅、科技厅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和认可,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颁发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满20年先进个人荣誉证书两次(全国只有56人获此荣誉);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个人称号;江西省R&D资源清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全省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个人称号;江西理工大学“管理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三、“他的肚子就是科研管理的杂货铺”

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经验丰富,陈老师对科研管理的方方面面已经了如指掌。同事们遇到难办的事情都习惯性地找他,每次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同事们都开玩笑地说:“有科研管理的疑难杂症就找陈米宋,准没错。他的肚子就是科研管理的杂货铺,什么都有。” 有一次科技处领导干部大调动,就只剩陈老师一位“元老”,陈老师当起了“大师傅”,耐心指导所有新人的工作。每年的职称评审的业绩审核工作,人事处都会邀请陈老师来审核。陈老师都得心应手,对老师们的项目类型、时间、金额都记得清清楚楚,基本不用查看资料。审核现场的同事们看到陈老师的熟练程度都非常惊讶,刚开始还有点不放心,后来经过核查才发现这些东西早就印在陈老师的脑子里了。因为陈老师平时工作非常细致,对科研项目的信息如数家珍。而且职称评审的工作经常要占用周末的时间,但是每次陈老师接到任务都积极答应,没有半点犹豫。

陈老师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职位高低。一心就想着把工作做好。有一次学校新一轮岗位聘任的时候,原聘为副高岗位的陈老师由于业绩条件不够,只能聘在主任科员岗位,每月工资也将减少一千多元,对此陈老师欣然接受,没有抱怨。由于业务精湛,校领导也多次鼓励陈老师去竞聘干部,但是陈老师每次都说:“当了领导也是干这个活,还不如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四、“没问题”和“过几天”

陈老师除了工作认真细致,为人还十分热情,对别人提出的请求,他总是十分爽快地说“没问题,你放心”。只要他能办到的,一定竭尽全力办到,哪怕要耗费他大量的时间他也从不推脱。在工作中,同事们有需要帮助的地方都喜欢找他帮忙。生活中也是如此。只要谁有事不能按时接小孩,或者要去火车站,陈老师马上说“没问题,你放心”。大家都形容陈老师是处里的“老大哥”。由于忙于工作,陈老师对家庭和家人都无法照顾。陈老师家中还有一位八十多高龄的老母亲,由于多次中风,老母亲需要常年服药。药物快用完的时候,老母亲总催促陈老师买药,可是陈老师总是说“过几天,过几天,这几天好忙”,好几次都快断药了。在陈老师的眼里,他的工作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老师们的心血是第一位的。

得知陈老师住院的消息后,很多老师自发去医院看望陈老师,校领导也多次到医院探望,陈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并一个劲地催同事赶快回去,怕耽误大家的工作。虽然陈老师从不怕别人给自己添麻烦,但是他最怕麻烦别人。看到同事都来看他,他总是告诫办公室的同事:“不要告诉大家我的病情,不要让大家来看我。我好了回去上班就行了。”陈老师弥留之际交待他的女儿也还是那句“好好工作”。

陈老师走了,但是他却留下了一个高大的背影和他浓浓的理工情。


Copyright © 2010-2024 新利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网站管理

赣备 2-4-3-2002318  电话 0797-8312241